申请总结|两轮申请后我想说些什么

申请总结|两轮申请后我想说些什么

R Z
随手抓来的封面图(source: sarahandersencomics)


写在前面

本文是一篇出国申请经验的总结和分享。到现在为止经历了一年gap两轮申请,自觉这个过程中的体悟可能和一般陆本学生大四一轮申请后出国留学的常规经验还是有所不同,因此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更多人。

有关出国申请的经验帖网上随处可见、有许多话大概也已经被别人重复说过很多次,但个人认为这类文章的目的不是在详尽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创新性补缺,只要基于切身经历写出的文字能在特定情境下启发帮助到若干读者、就是价值所在。而正因为这种明确的“对外传播”定位,我不希望把这篇文章与自己别处的个人账号、博客等关联起来,于是用了这个telegra.ph镜像链接来写作(是我能找到的最干净的、相对便于传播的载体,同时在墙内墙外都方便使用)。欢迎读到后觉得有帮助的朋友在注明出处的前提下转发本文供更多人阅读(如果是转发至其他平台的话最好能告知我一下,但只要注明出处不告知也没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背景情况:陆本top2社会学系,大四上学期第一轮申请,毕业后gap一年、第二轮申请。截止本文发出时第二轮申请的结果有大约一半已公布,收到的offer有SUNY Buffalo soc PhD(全奖,基础TAship funding package),York University soc MA (全奖)(加拿大的那个,不是英国的那个x),Brandeis University soc MA (半奖)等。

关键词:人文社科,社会学,研究型硕士&博士项目申请。


I. 在申请的每一个阶段,调用能力范围内的所有资源、主动积极地收集信息

这是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项,也是自己实打实用第一轮申请的滑铁卢和随之多出的整整一年时间来交了学费才学会的事。我父母对本科阶段以上的教育以及出国相关的所有事情都不甚了解,因此我几乎是从本科最开始就养成了学业和未来发展方面凡事自己拿主意的习惯;除此之外,自己本身性格要强,(更要命的是)到了本科高年级客观上确实已经把申请所需的各项资质都打磨得相对不错,包括英语水平、学术写作水平etc——这种种因素导致我第一轮申请时堪称信息闭塞,很少主动找他人交流信息或者寻求建议。我信息检索的能力还不错,有在网上各处查出国申请相关的经验帖,在线上听北美博士申请的webinar,但除此之外几乎就是自己拍脑袋完成了所有决定;别的同学会把文书初稿拿去给同学/学长学姐/老师/中介修改好几版,而我连确定选校名单、文书定稿的时候都没问导师的意见(…)于是,可以说是毫不意外地,第一轮申请从选校到文书写作方向都问题百出、结果也非常差,最终选择gap一年再次申请。

对我而言,放下内心那一点隐蔽的倨傲是很容易的,但学着主动找人交流、问取建议,不管对方是熟络还是陌生,都意味着需要逼迫着自己去消耗格外多的社交能量。我想,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的事情是,这种交流的本质不在于“社交”;来自他人的信息、经验、帮助也是你所拥有的“资源”的一部分,而当你需要为在意的事情调用所有资源时、就需要尽可能地用上这部分存量。就像那个老生常谈的寓言故事一样:父亲让儿子搬动大石头,儿子尝试后无果、说自己用尽力气也搬不动,父亲前去挪走了石头,说“你并没有用尽全力,因为你还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而申请过程中更是如此,对方可能是在校期间认识的学长学姐、老师,可能是因为申请的缘故才认识的隔了好几届的学长学姐,甚至可能是自己主动发邮件联系的目标学校的在读学生——point is, you'll need all the help you can get, and you need to ACTIVELY ASK FOR IT to make it yours.

这里想要额外强调的一点是,信息的甄别和信息的收集同等重要,尤其是在出国申请的时候。不同学校、专业、项目的要求天差地别,你不能用美国本科申请文书的标准来修改你的硕士/博士申请文书,也不能用理工科的文书写作标准来评判人文社科文书的好坏(sounds hilarious but都是我在第一轮申请时候真实踩过的坑..)。总言之,“出国申请”一个title下包含的种类实在太多太细,一定自行甄别、吸取合适的内容。对于本文是一样的道理;我在开头已经列出了自己的基本背景、学科以及申请项目的类别,还请读者根据这些自行评估我在这些基础上所分享的内容对你的个人情况有多少参考价值。


II. CHOICES OVER EFFORTS

对于出国申请来说,选择所申请项目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申请结果。这里指的不是选的项目“水不水”(这个暂且不谈),而是作为申请者和所申请项目的适配程度。在我的认知里,至少北美纯人文社科类博士项目(以及部分硕士项目)是极其强调申请者的适配程度的,也即所谓的match。且由于是委员会审核申请材料,很多时候并不是找到一两位合适的导师就足够,而是需要看申请者与整个项目或是整个department是否适配。这回申请后我在和其中一个给了offer的学校老师聊天时,对方直言说就算申请者再怎么优秀,如果ta希望研究的分支领域和系所本身的强项领域不匹配,也大概率不会录取;这种情况与其说是overqualify不如说是mismatch,本质是双向选择。因此前期选校的时候其实需要下很多功夫来研究你所希望申请的学校/项目与你的方向是否匹配,也十分建议在这个阶段多找老师咨询、借助老师对学术界更多的了解和connection来帮你提议合适的项目。


III. COURAGE OVER FINANCES

我自认家庭背景属于“中等”:大概攀不上中产阶级,但坐落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这个宽敞区间内。父母支持我本科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偶尔国内旅行的开支并无太大负担;买稍微好一些的电子产品,这种程度的支出会需要和父母商量并获得许可,因此我的选择是在学期间做些副业,用自己得来的工资加上此前的压岁钱存款在本科期间陆续添置了MacBook iPad iPhone之类的设备;但出国留学,任何意义上的自费出国留学(不管是欧陆免除学费自出生活费,还是其余地方自出学费加生活费),都是需要严肃搬上台面讨论、由父母慎重甚至咬着牙作出决定的。因此于我而言逻辑很简单:我根本不想对父母提出这种程度的请求,如果本科阶段后计划出国,那经济方面的问题一定是由我自己全部解决。简言之,经济独立作为出国(不管是留学还是其他)的必要前提条件。

我原先计划国内保研,读完国内的研究生后再申请国外的博士项目。这是我一开始认为在经济方面最合理的计划。但大三的时候被导师几句话劝动了,改主意决定本科后就出国,也随之开始研究各种奖学金和项目机会。第一轮申请试图直博没有成功,于是大四下学期临时决定gap,看了国内国外很多机会,最终选择了一个base英国伦敦的志愿者岗位(当时的备选项还有:校内RA,在社科学院下的研究中心,相当于留北京先工作一年,当时因为优先照顾本校学生的缘故、越过两个资历更好的候选人先给我发了offer;联合国实习生岗位,如果入选的话base纽约、会有每月的生活补助,但因为中途觉得岗位内容不合适就中止了申请过程,没去参加笔试面试)(不得不说这三个选项都是或多或少依仗了本科学校的资源.. 十分感恩),志愿者有房租、生活费、机票等各项补助,gap这一年主要的开销都能自己负担。第二轮申请拿到的结果里有全奖有半奖,目前基本决定接受York的offer;这个项目当时申请前查看官网的信息就颇为印象深刻,一方面虽然是硕士项目、但无差别保证第一年全额资助,另一方面,在官网上明写,硕士博士项目每年国际生人数都分别限制在两人,"while we encourage applications please consider this when deciding to apply."(…)因此虽然觉得项目很合适且投了申请但完全没抱期待,没想到不仅录取了还提名了额外的fellowship。除此之外,大三的时候在校内平台看到一个加拿大暑研机会(Mitacs),参加后如果后续去加拿大读postgrad会有相应的奖学金,当即报名参加,现在如果确定接受York的offer的话也随之可以去申请这个奖。

事无巨细讲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当开始留心后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机会;世界真的很大,许许多多你从来没听过没想过的选项或许只是a mouseclick away。当然对于留国内读书/出国读书的选择而言,要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但任由经济方面的顾虑成为主要障碍实在是既可惜又无必要的事情。留学生群体里家境优渥的确实不少(也不可否认,如果家里能轻松负担起教育相关的费用会非常省心),但本科期间我也遇到了几位和我这方面境况/目标相似的朋友;个人认为凭自己的努力、凭自己的学术水平获得的认可(指奖学金)趁早实现经济独立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况且,趁着试错成本最低、可能性最丰富的年纪多在世界各处闯一闯,听起来再合理不过了(x

另:有关如何在出国申请的过程中节省费用,寻找高性价比的项目和奖学金机会,推荐朋友写的这篇抠门留学申请指北,非常详尽有用。


IV. 合理解读申请结果

在两轮申请后我比以往更清晰地意识到在申请季结束后理性、准确地评估自己所得的结果的重要性。身处申请季时人的情绪波动、自我价值感波动都被放大,过分的虚荣自傲和过分的自我贬低同样常见,而对于结果的诠释(不管是自己收到的结果还是旁观他人获得的结果)往往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种时候“选择”的成分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不只限于你所申请项目的选择,还关涉你本科低年级时选择的专业,甚至本科开始前选择去的学校。例如,同等条件下理工科比文科更容易申到名校的PhD项目、拿到更好的funding;同样是本科直接申请博士,陆本相比美本会差一大截;申请某些美国藤校硕士项目的难度可能远远比不上申请某些名字都没听过的欧洲学校博士项目的难度etc 这些基本都是我观察本科校内同学去向、以及听各种渠道的信息得来的经验事实。陈述这些结构性差异也不是出于什么不平或后悔的情绪(至今的自我定位依旧是“能学数学能写代码但并不后悔读了文科的理科生”xD),而是想指出、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校正对自我的认知,分析清楚自己收到的结果中,多大成分是偶然因素或是运气,多大成分是结构性的资源不均,余下的多大成分才是自己的努力或客观上的天资禀赋。

我第一轮申请时申了四个PhD项目、拿了四封拒信,第二轮调整了选校策略也重新好好写了文书,申请的三个PhD项目里依旧只申上了保底的一个项目;虽然很满意这个项目的导师,但不管从funding还是学校排名来看,这个offer都只能算是可以接受、谈不上满意。后来和师友聊过之后才得知去年陆本人文社科申请美国博士项目几乎是全军覆没,学历背景固定的情况下能拿到一个PhD offer放在这两年大概已经是很值得称道的成就。而在想清这些、摆正自己的位置之后才能头脑清楚地走好后面的路;在不同的offer里,是更看重名校title、还是更看重学科领域适配、还是更看重奖学金多少,自认已经拿到的结果是否足够好愿意settle for it、还是心有不甘想做足准备再次尝试,每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冷暖自知就好。

同时,申请本就是受各种偶然因素左右的赌博,而纯人文社科领域本身系所资源较少名额较少、偶然因素的作用被放大,申请者只能说是首当其冲。Just know for yourself what you're worth, and try not to beat yourself up too readily.


来自gradcafe截图


V. 趁早准备,趁早规划

把这部分放在最后并不是认为它不重要,只是作为一个precrastinator这是我个人花费最少的力气就能做到的一点()提早的准备和规划、留足时间余量对于按部就班地(情绪稳定地)过完申请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轮申请前,我在大三下学期考完了雅思,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考完了GRE,(运气很好、都是一次性考出了足够的分数)在大四上学期、申请季的前半段联系好了三位答应帮忙写推荐信的老师。相应地,在实际申请的时间窗口里我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集中的精力用来准备其他材料,甚至第二轮申请的时候也是直接拿考好的语言成绩和GRE再用一遍(因为还在两年有效期内),节省了不少麻烦。申请季本来就多的是要操心的事情,要平衡学业、学校的其他事务以及准备申请的时间(对于毕业年级在校生申请而言),要选校、查各种信息,申请博士项目要提前套瓷联系导师,要找合适的老师帮你写推荐信、找定说好后还要留心催着老师在截止日期之前给你把推荐信传上去.. 因此能省一事则省一事,提前把能做好的准备都做好会让后续的进程从容很多。加之标化成绩(指雅思、托福、GRE etc)只是你作为国际学生申请学校的一个门槛,达到分数要求跨过去就好,不像其他的文书材料需要反复打磨,但如果时间紧迫却可以出很多岔子(e.g. 抢不到合适考位,临时发现想申请的项目不接受家考,考完一次发现分数不够、复议和重新准备重考都需要更多时间..)并严重影响心态和申请结果。总之强烈建议,留足时间、提早规划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在后面

  • 不知道用这个链接写文会不会产生什么意想不到的引流作用((
  • 每年申请季后都可以看到有朋友发广告提供有偿的咨询/文书修改服务,我个人是在去年年底经历某些不太愉快的incident之后意识到自己赚不来这种辛苦钱(bushi)因此不打算做这种有偿业务。如果有读者读过本文后希望联系我、或有比较具体的留学申请相关问题希望咨询,可以发邮件至ecila.zz@outlook.com,乐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收费(但请自行确保措辞礼貌、问题陈述具体,如果收到伸手党风格的来信是不会回复的)。如果是本来就认识的朋友有这类需求请直接私戳我就好 :D


感谢阅读!


Report Page